近日,由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和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共同主辦的“2023知識產權天府行”活動在成都舉行,現場發布了“2022四川十大地理標志道地藥材”評選結果并頒獎。其中,我市巴州川明參、南江金銀花被評為“2022四川十大地理標志道地藥材”。
近年來,巴州區充分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優勢,深挖道地藥材種植傳統,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在中藥材優良品種選育、標準化基地建設、質量監管、品牌創建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區已建成標準化中藥材連片種植基地5萬余畝,建成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1000畝,編制發布中藥材地方標準化生產規程4份,建立中藥材種植追溯體系,培育“川明參、柞蠶蛹”2個地理標志中藥材產品,持續擦亮“道地藥鄉康養巴州”金字招牌。南江縣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6.2攝氏度,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種植金銀花的最佳適宜區。當地種植金銀花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經過多年發展,全縣金銀花種植面積已高達18.6萬畝,投產15萬畝,每年綜合產值可達15億元,南江縣也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金銀花產地。
“秦巴無閑草,遍地皆靈藥”,作為“四川盆地北緣山區重要生物基因庫和天然藥庫”,巴中有各類中藥材達2400余種,占全國藥用植物品種資源的22%,占全省中藥資源的33%。“十四五”期間,我市明確將加快建設中醫藥強市,培育壯大以中醫藥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將其作為全市“1+3”主導產業之一,推動全市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