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啟動儀式現場。
數讀
全市581家學校食堂和170家獲證食品生產企業落實“安全總監+安全員”制度
將“兩個責任”納入市目標績效辦年度重點督查工作,組建6個市級督查組常態化開展督查督辦
全市食品累計抽檢5248批次,共發現并處置不合格食品184批次,合格率達到96.5%
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822件,掛牌督辦案件2件,移送案件17件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關乎人民健康的重大基本民生問題,保障食品安全,意義重大而深遠。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讓群眾吃得更安心、更放心。我市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在全省考核中連續三年被評為“先進”等次,進入省考“第一方陣”,食品安全總體形勢安全可控、穩定向好,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高位推進
狠抓“兩個責任”落實
食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近年來,我市堅持高位推進,把食品安全黨政責任壓緊壓實。今年2月15日,市政府主要領導召開市食安委全體會議,傳達市委主要領導對2023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的指示批示,印發2023年食品安全工作重點、問題整改清單,全面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市食安辦第一時間向各縣(區)食安委主任發放履職提示,調整市食安委成員名單并細化各成員單位職能職責,喊響叫明各方責任。
市食安委制定“兩個責任”督查評價、包保干部管理及獎懲激勵等機制,今年以來,動態調整食品安全包保干部216人。市食安辦以培訓為突破口開展大培訓,5月至8月市、縣、鄉、村集中組織各類培訓178場次全覆蓋培訓包保干部和企業主體,全市581家學校食堂和170家獲證食品生產企業落實“安全總監+安全員”制度。推行包保干部“123”工作準則,創新推出“責任日歷”,探索打造基層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新模式。同時,我市還及時修訂食安委工作規則、工作約談辦法等,嚴格執行“述職評議”“三級書記”等制度。將“兩個責任”納入市目標績效辦年度重點督查工作,組建6個市級督查組常態化開展督查督辦,目前已發出督查通報3期、工作專報13期,開展工作約談2次并公開曝光,強化問責問效力度。
為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和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突出智慧化、便民化、高效化導向,恩陽區探索開發食品生產企業信息通用“食安碼”。該區將食品生產企業的證照資質、人員信息、加工范圍等信息“一體化”錄入該平臺,形成了一“碼”可查的“溯源碼”。同時,圍繞企業誠信經營、風險等級、掛聯/包保干部認真履職等多項指標數據,分別對企業賦予“紅黃綠”色標,監管人員可通過“紅黃綠”色標,實現對企業的動態監測,推動靶向治理、精準監管。消費者可利用“食安碼”在線下單,預約外賣到店自取或指定地點配送。據了解,該區食品企業還將逐步把“食安碼”印到對應食品產品包裝上。
預防為主
加強宣傳和隱患排查
為全方位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我市強化風險監測,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制定2023年食品安全重點風險整治防控計劃,確定12項重點整治和防控任務,發出食品安全風險預警50余次。持續做好“你點我檢”等工作,加強食品抽檢,截至目前,全市食品累計抽檢5248批次,共發現并處置不合格食品184批次,合格率達到96.5%。我市還制定了《全市食品安全大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全市食品安全風險化解“清零”專項行動方案》,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實行“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管理,排查整治隱患6436個。今年,我市修訂完善了《巴中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信息報送、輿情監測、隱患排查、協調聯動、應急值守、責任追究6項機制,常態開展較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Ⅲ級)應急演練,以訓代練實現流程科學管用。
我市還將宣傳教育納入各級各地食品安全重要考核內容,加強對《四川省食品安全條例》宣貫,深入開展食品安全“五進”活動和制止餐飲浪費等活動。全面推行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公示制度,發布抽檢、消費投訴、風險評定等信息500余次。同時,落實有獎舉報制度,運用有獎隨手拍、“局長邀您談食安”“政務訪談”“小巴說政”等線上直播互動方式問需于民,讓群眾“零距離”感受食品安全。
綜合整治
突出問題有效治理
食品安全、放心,是老百姓最基本的訴求。為此,我市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開展“春雷行動”“守查保”回頭看、農村地區“強基行動”“三小”集中治理“回頭看”等專項行動,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822件,掛牌督辦案件2件,移送案件17件,偵辦7·12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先后被省公安廳、公安部發賀電表揚。
為推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我市突出群防群治,建立“1+N”模式的全市食品安全社會協管隊伍,累計聘請食品安全專家174名,選任市級監督員30名、縣級監督員398名,招募食品安全志愿者1360余名,并充分發揮近1000余名外賣騎手“流動探頭”優勢,強化技術咨詢、工作建議、多點監管。
我市還創新推行“1+N”聯合執法辦案模式,建立健全行紀、行刑銜接和部門聯懲機制。構建“三橫四縱三聯動”治理機制和清單管理模式,深入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穿透式”監管。探索以“移動式會銷+推銷”模式,開展保健食品“良幣驅逐劣幣”沙盒監管。采取“4+3+3”工作措施有效推進制止餐飲浪費走深走實,積極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氛圍。常態化開展農村地區食品安全“強基行動”,全力護航農村食品安全工作。構建“網格化+智慧化+信用化”三位一體監管模式,推動景區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水平再升級,嚴格落實農產品追溯“四掛鉤”意見農產品,注重品牌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同步播報
我市啟動2023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11月13日,以“尚儉崇信盡責同心共護食品安全”為主題的2023年巴中市食品安全宣傳周誠信教育活動在巴人廣場啟動。市食安委成員單位代表、巴州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先遣處置隊成員、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代表、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及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志愿者等200余人參加。
啟動儀式上,來自巴城的10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代表進行了誠信經營承諾。參加儀式的相關企業還在誠信經營承諾墻簽名。
啟動儀式上,作為全省首支的巴州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先遣處置隊第一次公開亮相宣誓。據介紹,該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先遣處置隊是巴州區根據“食品安全應急管理工作機制”而成立的,由食安辦主任任隊長,食安辦副主任、應急管理局責任副局長任副組長,食安委成員單位代表和藍天救援隊、公益救援隊等相關志愿者團隊代表任組員,在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發生后,該隊伍將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開展相關工作,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活動現場,主辦方還舉辦了食品安全主題展,吸引了無數市民觀展。來自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等部門的志愿者現場向市民進行假冒偽劣食品辨識等食品安全知識咨詢答疑。
宣傳周期間,全市各級食品安全工作部門還將多方聯動,開展《四川省食品安全條例》宣貫主題活動,組織部分企業開展誠信教育活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活動、食品安全突擊檢查、制止餐飲浪費宣傳進校園、桶裝飲用水穿透式監管“回頭看”、線上“食品安全網絡答題”等系列活動,推動形成更為濃厚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